网站公告列表     ◆标网:知识富!◆  *标网:知识库http://www.biaonet.cn/*  [admin  2008年10月8日]        
加入收藏
设为首页
联系站长
您现在的位置: 标网 >> 医药 >> GS认证 >> 正文
  中药学2          【字体:
中药学2
作者:医药编辑…    文章来源:互联网    点击数:1026    更新时间:2007/12/31    

本书叙述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重点介绍中药的性能、配伍和180味最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,其他200味中药则列表简介,书末附有中药功效术语简释和药名、选方索引。内容丰富,层次分明,深入浅出,便于自学。本书适合于各类医药专业中药学课程的函授教学或自学选用,并可用于药学或医学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应试之参考。

 

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。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、采制、性能、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,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。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,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,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、文化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。

中药大多来源于自然界,包括植物、动物和矿物。因此,多数中药属于天然药范畴。但在采集、加工、生产过程中,天然植物(动物、矿物)采集后初步加工成为中药材,进一步加工炮制为中药饮片,再经一定的工艺过程成为中药制剂,药材、饮片、制剂的形式和性质,与其来源的天然植物(动物、矿物)已有很大区别。同时,国外其他民族也有自已的天然药物,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,不能称为中药,因此,中药与天然药是两个相关而不同的概念。

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,大多称为“本草”。“本草”一词,始见于《汉书》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之所以称为“本草”,是因中药以植物来源为主,正如韩保升所说:“云本草者,为诸药中草类最众也。”(《蜀本草》)本草数量众多,所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,反映了中药学的发展过程。其中,各个时代均有反映当代中药学主要成就、记载内容较为全面的本草,可称综合本草,或称源流本草、主流本草。其他如专门记载药物性能的药性本草,专门记载加工炮制的炮炙本草,专门记载食物性中药或饮食疗法的食疗本草,以及图谱本草、地方本草、单味药本草、本草便读或歌诀等。研究古今本草,是了解中药学发展历史的主要途径。

“中药”一词产生较晚。古代本草概称为“药”。近百余年来西方医药传入,为了加以区别,才将我国传统药物称为“中药”,“本草”也相应地被称为“中药学”。中药与西药,均用以防治疾病,有其共通之处。有时同一药物,既是中药,又是西药,如大黄、硫黄、炉甘石之类。但就整体来说,中药与西药的来源、历史、名称、作用、应用方法等有很大区别,分别置于中、西两个不同的医药体系之中。凡是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防治疾病的,就是中药。中医药理论赋予中药的基本特征。

 

第一章     中药学发展概况

【学习要求】

1.了解中药学发展概况。

2.掌握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新修本草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本草纲目》的主要成就。

 

中药的发现和应用,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,与中华民族的经济、文化和社会发展同步,是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过程。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起源、奠基、充实、成熟、现代发展几个阶段。在这个过程中,古代的中药学著作——本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并成为记载中药学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。

 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药的起源(先秦)

从远古时期到秦皇朝建立,人们通过生产、生活和医疗实践逐步发现、认识和使用药物,从感性的经验过渡到理性的认识,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形成文字记载,是中药的起源阶段,也是中药学的萌芽时期。

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,人类依靠采食植物和渔猎维持生活。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难免误食有害的“食物”以致产生呕吐、腹泻等反应甚至中毒,偶然也因吃了某些“食物”而使原有的腹痛、便秘等病痛得到缓解。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,人们逐渐对有关自然产物的药效或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,并在觅食时有意识地辨别、选择,以避免中毒或用以解除某些病证,药物就因此而产生。有关神农“尝百草之滋味,一日而遇七十毒”的传说,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过程。古人通过反复积累,从无意识的偶然体验,到有意识的试验、观察,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。

药物的发现与寻找食物有关,饮食方式的改进,如火的应用,烹调术的进步,酒、醋的发现,催生了早期药物加工、应用技术,出现炮炙、配伍和汤剂、酒剂等。“药食同源”是对中药起源的概括。

药物知识的流传,最初仅靠口耳相授。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,开始有了早期文字——甲骨文、金文。最早的“药”字见于金文,《说文解字》训释为“治病草也”,明确提出了“药”乃治病之物,并以植物类居多。

先秦时期未出现本草著作,关于药物的知识已有文字记载。《诗经》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作品,记有50多种植物名称,为后来本草所收载。《山海经》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,载有动物、植物和矿物药120余种,并明确提出了它们的功用。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,可能为战国时期所作,在52个病名下,载方280首,涉及药物247种,对药物的炮制、制剂、配伍、禁忌等亦有记述。

先秦时期药物的发现与使用,药物知识的积累和流传,为本草的出现和中药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。

 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草学的奠基(秦汉至南北朝)

 

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,随着治病经验的积累,受当时经济、文化、哲学的影响,我国医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,出现了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等重要医学典籍。与此同时,药物知识更加丰富,药物理论初步形成,出现了专门记载药物的著作——本草,和通晓药物知识的专业人员。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奠定中药学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,已有多种本草著作问世,其中影响最大的是《神农本草经》和《本草经集注》。

 

《神农本草经》(简称《本经》),作者不详,可能非一人一时之作,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撰写、流传、补充、完善的过程,大约成书于东汉年间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。该书先以“序例”简述了本草学基本理论,包括五味、四性、有毒无毒及随证的用药原则;药物配伍的“七情”;药物的剂型选择、服药法以及药物产地、采集等内容,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。继以上、中、下三品分类药物,“三品”是按药物的有毒与无毒、养生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,对药物的粗略分类。该书共载药物365种,其中包括植物药252种,动物药67种,矿物药46种。每一药物记述了性味、有毒无毒、主治功用、别名、生境等。全书基本上分成了总论、各论两大部分。所收载的药物功用大多朴实有验,如常山截疟,黄连治痢,大黄泻下,麻黄平喘,当归调经,阿胶止血,人参补虚,乌头止痛,半夏止呕,茵陈退黄等。《本经》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,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,对后世本草学具有深远的影响。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本草,都渊源于《本经》而有所发展。

《本经》原书早佚,现在见到的各种版本,均为明清以降本草学家根据《本草经集注》残卷、《新修本草》残写本及《证类本草》、《本草纲目》和其它著作中保存的《本经》文字辑复而成。最早辑复者为南宋王炎《本草正经》,已失传。现存十多种辑复本中流传较广者有二孙本(清·孙星衍、孙冯翼辑)、顾本(清·顾观光辑)、森本(日本森立之辑)。历代医家除了辑复《本经》外,并作了大量的考证、校勘、注释和发挥,形成了为数众多的《本经》系统本草。其中影响较大的有:明·缪希雍《本草经疏》,清·徐大椿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,清·陈念祖《神农本草经读》,清·邹澍《本经疏证》等。近年则有尚志钧、王筠默、马继兴、曹元宇等的辑复、校注本出版。

 

《本草经集注》作者陶弘景,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学问家、道教人物,晚年隐居茅山,时人敬为“山中宰相”。《本草经集注》以陶弘景整理、订正的《本经》365种药物为基础,并增补“名医副品”365种,加上陶弘景本人的注解和评议而成。“名医副品”又称“名医别录”,为陶弘景收集、整理汉代、魏晋诸名医在多种《本经》传本中新增补的药物资料撰写而成。陶弘景在撰写《本草经集注》时,把辑入该书的、除《本经》以外的有关资料称为“名医副品”,待该书撰成后,将这些新增补的资料全面汇集成书时则称《名医别录》。《本草经集注》共三卷,分上、中、下三品收载药物,一般称730种(实际当在此数以上),除补充、订正《本经》365种外,其余均为新增。记述药物的内容比较广泛,除正名、性味、有毒无毒、主治、别名外,还记有产地、生境、采制等,少数药物简述药材性状或用法。对药物性味、主治的记载更切合实际,还最早在药物条目中记载了方剂,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。全书分序例和药物两部分。序例注释了《本经》的序例,并增补了许多药物采收、鉴别、炮制和配制方法、诸病通用药等,大大增强了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。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,将药物分为玉石、草木、虫兽、果、菜、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,各类仍依《本经》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而诸病通用药按所治81个病症列举药物,实际上是对上述分类的补充,对药物的功效分类方法有重要意义。陶弘景把《本经》和“名医副品”的药物条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,并以朱、墨分写,朱写《本经》文,墨写“名医副品”文,仅以小字注文补充作者增添的内容。这种朱墨分书、大小结合的编写方式在综合本草中一直延续到明代。它使有关本草文献得以保持原貌。《本草经集注》较全面地搜集、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,条理分明、考订严密,是汉魏以来本草学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,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,对本草学的发展影响很大。

《本草经集注》原书已佚,仅存残卷。今人尚志钧根据残存及《证类本草》、《本草纲目》等辑复。

 

秦汉至南北朝时期,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形成,与之相应,本草出现,并为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为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,已具备了综合本草的雏形;《本草经集注》补充、发展,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综合本草模式。至此,本草学从基本理论、药物分类和药物知识内容均有了一定规模,初步形成体系,为本草学的发展充实打下了基础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同期的其他本草,如淳于意《药论》、《胎胪药录》、《李当之本草》、《李当之药录》、《吴普本草》、《药对》等逐渐湮没。

这一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制药技术的进步。南朝刘宋时期雷著《炮炙论》,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,可以提高药效,减轻毒性或烈性,系统总结了药物的加工炮制技术,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,后世所称炮制十七法,渊源于此。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,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。

制药化学,随着炼丹术的盛行,其发展引人注目。东晋炼丹家葛洪所著《抱朴子》对炼丹的方法与所取得的成果作了全面、系统的阐述,对硫、铅、雄黄、丹砂、硝石作了认真的研究,不仅展示了许多化学反应,也介绍了烧灼、升华、结晶、蒸馏、水浴等操作技术。后来的陶弘景也精通炼丹术,并有许多专著。有许多炼丹术的成果反映在本草学中,一些药物如铅膏药、丹药来源于炼丹术。中国古代炼丹术成为现代制药化学的先驱。

 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草学的整理充实(唐宋)

 

唐宋时期,由于政权统一,社会长期安定,经济文化繁荣,科学技术进步,促进了医药的发展。这一时期中药学发展有两个特点:一是政府参与,颁行了《新修本草》等官修本草和建立了国家药局;二是重视药学资料的整理研究,出现了文献巨著《证类本草》。

《新修本草》又称《唐本草》,由苏敬、李等主持编纂,它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的基础上修订、增补而成的。全书由本草、药图、图经三部分组成。本草部分共载药844种,分玉石、草、木、禽兽、虫鱼、果、菜、米、有名未用等9类,记述药物的性味、主治功用及产地、采制等内容。另有药图、图经两部分,对药物形态加以描述对照。这种图文并行的编写方式,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。药图资料主要来自当时首次开展的全国性药物普查,较为真实可靠。对于药物功用的描述,采取了详细考察、实事求是的态度。该书对《本草经集注》所载的400多种药物进行了考证,对唐代以前的本草进行了整理修订。其新增的114种药物,如郁金、薄荷、蒲公英、豨莶、刘寄奴等,至今仍是常用的疗效确切的药物。该书收载了20多种外来药,如龙脑香、安息香、诃黎勒、阿魏、胡椒等,丰富了中国药学宝库。《新修本草》于唐显庆四年(659年)颁行全国,有较高的权威性,它不仅开创了官修本草的历史,而且具有药典性质,与1542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相比,要早出880多年。此后,宋代刘翰、马志等编撰的《开宝本草》,掌禹锡、林忆等编撰的《嘉补注本草》,苏颂编撰的《图经本草》,王继先、高绍功等以《证类本草》为依托编撰的《绍兴本草》,以及明代刘文泰等编撰的《本草品汇精要》等,均为著名的官修本草。

《新修本草》的完成,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,在本草规模、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特色,不仅反映了唐代的药学成就,而且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。随着中外交流,很快传到国外,并广为流传。

然而,《新修本草》作为法典,内容经过较为严格审慎的选择,对于一些当时使用尚少的药物(如某些民间药、外来药)或新的理论、治法未能收入,故而有所缺漏,不能反映当时的全部药学成就。为弥补《新修本草》之不足,唐·陈藏器著《本草拾遗》广为搜罗,作了大量增补。陈氏将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,即宣、通、补、泄、轻、重、滑、涩、燥、湿十剂,为中药功效分类的发端。

 

除了国家颁行官修本草外,北宋时期国家药局的设立,也是我国以至世界药学的重要创举。1076年,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,以后发展改名为“和剂局”、“惠民局”,颁行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为最早的制剂范本。药局的产生,促进了药材检验、成药生产的发展,带动了炮制、制剂技术的提高。

 

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(简称《证类本草》)为北宋名医唐慎微所撰。本书以《本草》、《本草图经》为基础,旁征博引,广泛搜集经、史、子、集中大量药学史料,参以民间和自已的经验。全书30卷,载药1746种,分为玉石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禽、虫鱼、果、米谷、菜、有名未用共11类,附方3000余首,对药材的产地、品种鉴别等亦有贡献。《证类本草》集北宋本草学之大成,为现今完整流传之最早的综合本草,具备了本草学较为完善的规模。其体例严谨,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,因而保存了大量药学史料,其功甚巨。由于宋以前本草大多散佚,其文字多在《证类本草》中保存。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本草经集注》、《新修本草》等的辑复,多依赖于《证类本草》,雷《炮炙论》、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以及北宋初年流行的《日华子本草》的主要内容,均可从《证类本草》中见到。本书问世后,多次校定刊行,如大观本、政和本、大全本等,至今仍有重要的文献价值。

 

唐宋时期其他著名本草还有:

·甄权《药性论》记载药物性味、主治,结合实际加以论述,并举方例印证,对后世影响较大。唐·李珣《海药本草》所载100余种药物,大多从海外传入或移植,以“香药”居多。唐·孟诜、张鼎编著《食疗本草》,开辟了本草学的又一个分支。五代时,韩保升著《蜀本草》,对《新修本草》增补注释,新增药物10余种,统计了本草中七情畏恶的药物,后世“十八反”之说即源于此。宋·寇宗奭著《本草衍义》,载药472种,对药材品种的考订、辨正,对性味、功效、用量和药性理论的阐述,颇多发明,影响很大。南宋·陈衍《宝庆本草折衷》载有“十九反(十八反)歌”和“六陈歌”,为现存最早记载,对药性理论和应用和有诸多讨论。

 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草学的发展成熟(金元明清)

 

金元明清时期,本草学日趋成熟,在药性理论、大型综合本草和各类专题本草方面,获得全方位的发展。

 

南宋末年至金元时期,战争频繁,社会动乱,医学上出现学术争鸣,金元医药家通过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,促进了药性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。影响较大的有:刘完素《素问药注》、《本草论》,张洁古《珍珠囊》,李东垣《药类法象》、《用药心法》,王好古《汤液本草》,朱丹溪《本草衍义补遗》等。其中,尤以张洁古《珍珠囊》具有创新特色,运用《内经》运气学说阐述药性阴阳、气味厚薄、升降浮沉、归经和引经等理论和药物功用,创制“脏腑标本用药式”,充实了药物作用定位、定向的观点,对当代和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《药类法象》重视综合药性,对药性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。王好古师承洁古、东垣,结合前人论述及自己的认识,在《汤液本草》中记载242种药物的性能,是一部重要的药性本草。

 

明代经济高度繁荣,科技文化发展,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明代本草丰富多样,具有代表性的是两部大型综合本草:《本草品汇精要》和《本草纲目》。《本草品汇精要》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,由太医院院判刘文泰等40余人奉命编纂。该书共42卷,分玉石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禽、虫鱼、果、米谷、菜等10类(部),共载药物1815种。每种药物分名、苗、地、时、收、用、质、色、味、性、气、臭、主、行等24项加以记述。细分诸项、简要解说是其特色。该书绘有1300多幅工笔彩绘的药图和制药图。《本草品汇精要》成书于1505年,因故未能刊行,深藏内宫,直至400年后,1936年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。书虽“精要”,遗憾的是在本草学史上未能发挥官修本草应有的作用。

 

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(1518~1593年)以毕生精力编成《本草纲目》,全书52卷,约200万字。序例部分对历代本草文献、本草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,又结合临床设“百病主治药”,列举相应的药物。药物部分按自然来源分为水、火、土、金石、草、谷、菜、果、木、服器、虫、鳞、介、禽、兽、人等16部,每部再行分类,共为60类。这种“从微至巨”、“从贱至贵”的自然属性分类法,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;而“物以类从,目随纲举”的编写原则,则使该书不仅纲目清晰,而且极便查阅。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,其中新增者374种,附有药图1109幅。每药按释名、集解、正误、修治、气味、主治、发明、附方等项,系统叙述了药物各方面的内容,对功用效验和论述尤详,附方多达11000余首。书中汇集了大量前人资料,也反映了作者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、新经验,以及对过去本草中谬误的指正。它是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的全面总结,在所涉植物、动物、矿物、冶金、农学、气象等自然科学和历史、地理、文字、训诂等人文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,被誉为“中国的百科全书”。该书17世纪先后传播海外,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。

 

清代赵学敏《本草纲目拾遗》,补充了《本草纲目》的不足,纠正了《本草纲目》的某些错误。卷首“正误”项下,纠正或补充《纲目》内容34条。在药物分类方面,析金石为二部;改李时珍“以藤归蔓”,而列“木本为藤,草本为蔓”;补花类之缺,并删除人部,使自然分类法更臻完善。全书共10卷,载药921种,其中新增716条之多,其中大多是疗效确切的民间药,和金鸡钠等外来药,极大地增加了药物数量,总结了我国1618世纪本草学的新成就。该书对不少药物形态的描述和功用的记载,都较翔实。收录的大量民间医方,简便有验。至此,综合本草所载中药数量,已达2608种。

 
文章录入:标哥    责任编辑:标哥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
    GSP应知应会培训教材---2
    GSP应知应会培训教材---1
    药名方名成妙对
    中药单味药制剂所用药材名录
    中药功效表
    XXXX医药集团员工手册-2
    XXXX医药集团员工手册-1
    XXXX医药集团员工手册-目 录…
    十八反十九畏
    中药学26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标网http://www.biaonet.cn/ © Copyright 2008
    站长: 神雕 网站QQ群: 57351740
    ICP许可证:粤ICP备11007404号